都市生活启示录

2022-08-17




01

讲述光影背后的故事,这里是《影事》,我是主持人培源。电视机前的观众呢,可能和我一样,是个上班族。我们每天两点一线,或者在他乡异地打拼。就在我们日复一日打拼的过程中,在我们的家里一直有一位朋友,默默地陪伴着我们,那就是电视剧。那么在2014的电视剧中,哪些剧曾经拨动了我们的心弦,哪些剧曾经让我们感同身受,又有哪些剧让我们笑逐颜开,还有哪些剧让我们伤心落泪。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梳理一下,在电视剧中2014的都市旋律。

回首过去一年,在浩如星河的电视剧集中,都市剧依然领跑中国电视剧市场。以家庭争斗为题材的电视剧,从都市剧战线上全面撤退,打破专业壁垒的行业剧异军突起。反映现下年轻人生活情感状态的都市剧更受观众欢迎。《青年医生》、《产科医生》以医院为背景,反映了对医生职业、医患关系的思考。

《离婚律师》、《金牌律师》表达了现代人对情感秩序的关注。《大丈夫》、《一仆二主》、《我爱男闺蜜》等都市剧,关注了现下都市年轻人的情感状态。那么,究竟这些电视剧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,又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?本期《影事》,嘉宾将从另一个角度解读2014年都市剧以及他们背后的社会话题。

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,是《青年医生》的编剧徐萌老师,欢迎您。徐萌,著名编剧,代表作品《青年医生》、《医者仁心》、《婚前婚后》等。每年,都市题材都是个主角,但是我记得好像去年跟前年,情感类、伦理类是最受欢迎的。而今年在都市剧中叫专业剧,尤其是这个医疗剧特别受欢迎。其实医疗剧不光在中国是一个很受欢迎、很重要的一个题材,在国外也是,每年都会推出一些,关于医患方面的,就是医疗方面的这种题材。但是我注意到了,你看,比如说在我们以往的医疗剧里或者医疗的电影方面,医生往往被塑造得都是一种有个性的,甚至是有点神通广大的,经常就是说三下五除二,就把一个危急的情况化解了。那么在我看今年您的《青年医生》里面,一开始也就是说当头炮,就一个什么呢,手术失败、病人死亡,医生感到内心很无奈。

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?就是我觉得您这问题特别好。我一直特别想表达《青年医生》最本质的主题,它就是爱的教育、死亡教育和职业信仰。最开始的时候,我可能也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,我在人民医院当时实习转科的时候,给我印象特别深。就是那天正好是转妇科,大概上午11点多的时候,那时候好像是三月份还是四月份,就是天还挺冷的呢,我们都还穿得挺厚的。然后来了一个大概有,她后来就自己说大概是59岁还是60岁,气质特别美好的一个女性,穿了一个那种深蓝色、就是那种很漂亮的一个蓝色的上衣,然后穿着一个裙子。那时候觉得很抢眼嘛。然后她就说,她有出血不干净啊什么的。然后上台子,老师就是指捡一查,宫颈癌三期。就是当时我们都傻眼了,后来大夫就告诉她说你去检查这个那个,然后她就拿着走了。我就看着她从那个走廊里边,就消失了。我就在想她是怎么来的,她肯定就是正好今天可能有点空,然后呢就来了。来了之后也许可能中午还要约了朋友吃饭什么的,然后就觉得可能生活和生命就是从那一刻就改变了。那时候你就体会到那种生命的无常。但你会发觉这种,人面对疾病面前,你的那些雄心抱负其实都是不值一提的,而且谁都不知道,就像您说的无常,什么时候那支判官笔就会点到你的头上了。

在剧中很多病患的离去让人始料不及,看似从车祸事故中幸存,实则内出血的中年男子,流连酒桌,晕倒吐血的办公室主任,突发室颤的心肌梗塞患者等,这些情节的设置都来源于编剧对生命无常的认识。医学存在局限性,这是医生与患者都要面对的事实。患者需要医生尽全力突破局限,医生则需要患者给予更多一点理解。

所以我觉得这种说生命教育、死亡教育、所谓爱的教育这个东西呢,其实无论医生和患者,他被教育的,医生教育的就是说我一定得把这个病给你治好了。患者说你为什么治不好?其实这中间有一个判官在那呢,有一个无常在那呢。所以我觉得要把这个意识给大家。但其实我可能往往更愿意从患者的角度看当下的这种医患,你看当下的医患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。比如那个名词“红包”,这个过程中我想,跟您刚才说的比如说,医学上的探索和内心的成长关系不是很大。所以您怎么看待“红包”这个现象?

卫计委去年吧,好像就是要求医师行业签一个那种自律协议,就是要求我不收红包。我有好多好多的朋友,他们的反弹特别厉害,觉得被侮辱了,被伤害了,所以你从这里边你能体会得到,就是说让你签说明有。然后有些人拒绝签,那就说明这个是有差别的。您没给医生送过红包吗?送过。我有一个朋友,就是我以前在大学里教书,我的同事,颈椎出问题了。然后呢,就找了一个北医三院的一个做颈椎手术做得最好,当时是个副主任医师,看完片子之后有手术指征。后来我就听人家告诉我说,就是比如说应该给谁,多少钱多少钱那种。就跟我的朋友我们俩一块,真的挺无助的。说实话那种感觉,然后就我记得特清楚,还帮她一块包这个红包。后来我去送给他的时候,他当时就急了,然后他就跟我说,你这是干什么?我说好像应该表示一下吧。他就说,他说我告诉你,该怎么就怎么做这个手术,只要有手术指征我们一定会做。因为我们都很爱惜我们自己的这个名声。我当时就真的,确实是觉得说,我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就是,我觉得有出息的医生是不干这种事情的


02

2014年,关于中国离婚率的具体数字众说纷纭。但是离婚率每年呈增长之势确是不争的事实。《离婚律师》中说,离开一个错的人才能遇到一个对的人。也有人说,婚姻中无论你怎么挑都是错误的,关键是你有没有将错就错的勇气。那么,离婚率居高不下,到底是社会进步的体现,还是婚姻对现代人的意义不同了呢?

我们八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离婚潮,就是改革开放初期。因为它是随着《婚姻法》的修改,然后等于是解放生产力,把人从精神枷锁里边解放出来。然后呢,那真的的确是一次进步。因为在那个年代里,离婚背负的那种压力特别的大,就是道德的压力、生活的压力,尽管物质没有那么丰富,成本那么大。但是他确实有很多人,他就是要释放自己的内心。那么这一次我觉得,从总体上来说,其实我觉得任何意义上,就是说婚姻的解体,它既是一个悲剧,然后又是一次新的开始。但是至于进步与不进步呢,我们没有办法去评价。因为我们现在这个社会阶层已经固化了,不管是官二代、富二代、穷二代,他都是已经开始世袭了。这个词真好。是的,叫做继承嘛。所以我们为什么说“继承者”是一个母题,就是他除了是官二代,或者是富二代、农二代、穷二代,他也是继承的,他都世袭了。所以继承者是我们创作中的一个母题。然后《来自星星的你》也是一个母题,为什么?就是期待那个拯救者,期待一个那样的人嘛。我觉得这一代孩子其实,确实有这个问题,就是说某种程度上,其实就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,他们适应不了他们的这个角色,在婚姻中社会责任这里边的角色。而且可能沟通的能力不够,然后加上物质又有相对的保障,那么其实表面看起来,可能离婚的成本就低一点,其实就是有钱任性嘛。所以不一定全是坏事。也不一定全是好事,也不一定全是坏事。还是要看个体对这个东西的承受能力吧。

婚姻与情感是每个生活在当下的都市青年都无法回避的话题,现代的都市青年生活在一个更开放的时代。这都什么年代了,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,性别都不是问题了,年龄算个屁呀。女孩的择偶标准似乎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正悄然发生着变化。

回首整个2014年,这一年受女孩欢迎的国产都市剧,几乎都是靠人到中年的大叔们撑起来的。网络也催生出了一个词,叫“大叔控”。就像《大丈夫》中的顾晓君,年轻貌美、白领精英,偏偏就看上了一位大她将近二十岁的大叔。

在我们那个时代,我们大部分同学的结婚,都是跟自己同班的或者年龄相仿的人结婚了。那么在现在,九零后、零零后她们的婚姻中很多人,比如说超过十岁的,她们觉得不叫大。以前我们觉得过三岁就挺大的了。甚至差二十岁,差两轮的,她们觉得可以接受。而且普遍年轻的女孩喜欢这些中年人,那您觉得这个中年人真的这么有魅力吗?难道跟她同龄的年貌相当的这些小伙子们,就那么没有竞争力吗?

我是觉得里边不排除有利益的这种考量,就是大很多嘛。他的社会资源。

车房齐备,而且一般中年人可能都是掌握社会资源比较多的,是领导,有话语权的。

她们小女孩说,推倒一个大叔可以少奋斗多少年。就是说这里边不排除里边有利益驱动的,有这个考量。但是我觉得可能是另一方面呢,也有一种可能,就是精神上的需求啊、心理上的需求啊。当然从另外一方面我觉得是这样的,就是说,你想过去的大叔,大十岁、二十岁还能看吗?

到四十多岁,没错,就已经很老态了。

就苍得不得了了。然后就不可能,就是你有多少钱我也不会喜欢你的。

对,所以说现在你看四十多岁,甚至五十多岁的男士,跟小伙子相比,他不是差得很多。

是的,他有一个生理的基础,然后有情感的基础,有心理的认同。我觉得这些东西,这都是个体的选择。

在2014年有一首歌特别火,叫《小苹果》您知道吧?它为什么那么火,比如说一般的不太好理解,这歌很闹的。实际上它反映的就是老少配,它这歌其实唱的就是,比如说女孩已经解决心理问题了,她敢大叔控,但是大叔你敢控女孩吗?所以它就写的,我这种格外的珍视、格外的甜蜜,其实就透着那种不安全感。还没有完全接受那种变化


03

小苹果被搬上了201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,同样被搬上春晚舞台的还有年度热词“女汉子”。这个词一般是指在生活或者工作中,担当了传统意义上的男性角色的女性群体。而另一个词正好相反,它形容的是在与女性朋友的关系中,身为男性,却做着女性朋友们一起做的一切。我们称为“男闺蜜”。这个女汉子和男闺蜜,这个词是个贬义词还是褒义词呢?

因为女汉子,在我们之前叫“女强人”、“男人婆”,女汉子一脉相承,它只不过就是换了一个说法嘛。当然你从好的方面去理解呢,你觉得它就是女性的这种自尊、自立、自强。但是另外一方面,我觉得女性最大的成功就是除了你事业上的成功之外,可能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,就是不背叛自己的性别。这种女性的温柔、善良、美好,这些因素都在的情况下,他但拿出这么一块来,我能接受,但是大众传播的东西都是取下限,都是取一个最低接受程度。那么其实我觉得,它是稍微负面的一个词。就是起码说你在角色中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,完全一个完整的。

您让我想起了当年撒切尔,就在她鼎盛时期作为英国首相的时候,有人就问她老公。问的问题特别可气,他说的是,您作为一个大男人、英国绅士,站在一个光芒万丈的铁娘子的背后,有没有感觉一点黯然失色?这个其实就是说,你老婆是个女汉子,您该怎么扮演一个男汉子呢?她老公回答得特别好,是吗?当她倒在我怀里哭泣的时候,我觉得我更坚强。我觉得你看,他这个话里虽然很幽默,把双方的尴尬化解了,但是男女的角色,像您说的性别意识还是有的。否则的话你彻底颠覆了,确实也不美。是,就是在讲。其实刚才您说到的那个东西,他就是补充了她的另外一面嘛,是吧。

好,说完了女汉子,刚才咱们还提到了一个“男闺蜜”。因为男闺蜜这个词,实际上就是指对女孩特别体贴、特别关心。因为今年还有一个,就是2014年还有一个类似的词,就是顺着《来自星星的你》这个都教授,发展出了一个叫“暖男”的词,就是特别会呵护女孩。你看那个都教授,他不单性格很好,而且甚至具有超能力,而且超能力的唯一目的、使用用途就是要帮助他的女朋友。甚至他的一生,之前都没有恋爱,没有接吻,只为了能迎合这个女朋友,有理的、无理的,就是合理要求、无理要求统统奉为神明地去执行,于是大家管这种人叫做暖男,就是比男闺蜜要更进一步了。所以您觉得,暖男这个词的出现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?就是年轻的孩子,反正至少我印象,在我们这个小伙子,在恋爱的时候,这样的男孩,大家是不太认可的。往轻了说您是“娘娘腔”,往重了可能说,这么爱讨好女孩,流氓吧这个。就是现在为什么大家觉得这个反而成了一种时尚呢?

你不觉得我们从小到大,你感觉到就是说中国社会里边的男性和女性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。这个是蛮对立的,男人要志如钢意如铁,女孩就得温柔似水、百依百顺。对,所以我看见底下的这一代小孩长起来,他们“小清新”也好,“小鲜肉”也好啊,“小正太”也好、“小萝莉”也好,他们这些“颜控”、“男闺蜜”、“暖男”这些东西,就是首先我觉得我没有那么排斥,而且你能够体会到,它整体上是一种融合。就是整体上是一种男性,小男孩和小女孩的一种心理上的一种互相需求和融合。你总比看着他们互相打要强吧?可是你想这个世界不是封闭的,不是只有中国人才讲成长,那我们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、韩国,男人就应该像男人那个样,未来的社会需要你是这个样子。我不是从传统要求你,我是从未来在要求你。男人像个男人,女人可以更坚强,但男人还是应该要有基本的。包括在美国,他的性别训练、角色意识,他其实也贯穿在教育的全线。没错,虽然我比较能够理解,但是我不太喜欢用一类,就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症候群,就是说或者使用话语的这么一群人的一种方式,或者思维方式来创作一个戏。而且我觉得这个它是社会的一个阶段,然后我相信到明年或者后年的时候,这种东西可能就会少。这种公共性的、统一性的、这种社会性的话题可能相对就会多一些。所以您刚才您谈到的那个东西,我觉得特别特别好就是说,美国人他的这种角色意识。李宇春为什么登上《时代》杂志的封面?不光是她的歌唱得好,而是说告诉你们,中国一代年轻人的偶像,现在她是这个样子的。就是说她的性别感没有那么强。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是把她当成一个标本来看的。其实没有那么正面,而且我感觉你看,从《大丈夫》到《一仆二主》里是不是也反映出一种,其实女性角色在变化,变得越来越强势,她更主动了。

从《大丈夫》到《一仆二主》,从《我爱男闺蜜》到《离婚律师》,2014年的都市剧中,似乎女性总是在感情中起着主导作用。有人说现在这个时代应该被成为“她时代”,因为女人越来越占据话语权、选择权的优势地位。而我们的习惯也随之被颠覆了。

您觉得这个道理,这个说法成立吗?的确在中国的这个话语体系里边,男性经常被缺席。但是呢,也恰恰说明就是说他的权威并没有被动摇。我是这样看的,我觉得大可不必惊讶说,包括“暖男”也好,什么什么,我都觉得大可不必惊讶。它在某种程度上,你过于强调一个东西的时候,那一定是你欲求不足的时候。说得真好,其实这个东西成为时尚的时候,恰恰她没有形成真正的强势,真正的强势就不用说了。是的。就是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女权时代的时候,那就不用讲了。你自然就跟我平起平坐,甚至比我矮半头的时候,就没这个话题了。是的,但是我觉得我们的艺术创作里边,缺一类严肃作品里边塑造父权和男性的形象,这是我觉得比较遗憾的东西。

好,感谢徐萌老师和我们一起,梳理了2014电视剧中的都市节奏。其实你看,这一梳理我们才发觉在2014年中,这么多的剧陪伴了我们,而且我们也能回想起当时看剧时那种特殊的心情,特殊的生活。所以我们也想到了,这一次又一次电视剧在拨动我们心弦的时候,让我们为之欢喜、为之落泪的时候,都在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,在拨动我们的是什么呢,就是社会的热点。而热点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又一个的困惑,困惑的背后可能就是社会进步的方向和存在的问题。正所谓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愿2015电视剧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愉悦和更多的启示。

   好,感谢收看本期《影事》,我们下周再会。






中国微镜头  China Focus
长按,识别二维码,加关注